「科學」是福萊核心使命之一。美國福萊公司在1998年成立,以傳輸因子科學作為堅實的基礎,是一家引領性的免疫生物科技公司。創辦人大衛利森畢(David Lisonbee) 和比安卡利森畢(Bianca Lisonbee) 從傳輸因子的研究報道中發現,傳輸因子不是一般的維生素、礦物質或草藥,而是能為人類健康帶來非凡益處和希望的重要生命物質。
福萊擁有豐富的產品線,以獨有的專利核心配方、安全有保障的高品質產品,讓您身體的免疫力達到健康平衡狀態。與眾不同的福萊科學,讓您擁有健康無憂的非凡人生!

傳輸因子科研
Transfer Factor
傳輸因子如何被發現?
什么是傳輸因子?
來自母體的傳輸因子免疫信息傳遞是
新生兒能抵抗感染的關鍵之一
傳輸因子的作用
傳輸因子的功能是藉由教育及促進免疫系統的辨識,反應及記憶病原菌,讓免疫系統可以做出正確的反應,以維持免疫系統理想的平衡13。
-
免疫力不足
-
感冒
-
肺結核
-
泌尿道感染
-
皮膚感染
-
免疫力絮亂
-
皮膚過敏
-
過敏性鼻炎
-
干燥癥
-
類風濕性關節炎
-
系統性紅斑狼瘡
傳輸因子如何在體內發揮作用
-
準確辨識
Recognize傳輸因子像是一臺可以辨識病原菌的辨識器,幫助免疫系統準確辨識病原菌13,14。且不會把外來的無害物視為過敏源,避免過敏反應,或因自身免疫失調造成的疾病15。
-
快速反應
Respond傳輸因子像是免疫系統的加速按鍵(jump start),可以快速啟動免疫反應來消滅病原菌13,16,17。
-
長久記憶
Remember傳輸因子提升免疫系統的記憶力,當人體再次面臨相同病原菌攻擊時,人體能夠快速反應18。
獨特的傳輸因子
營養補充品
科學研究發現,除了人體可自行合成傳輸因子之外,牛初乳和蛋黃中也含有活性的傳輸因子,而且進入人體后可發揮等效生理作用,不會產生排斥反應6,7,10??诜a充傳輸因子是個非常方便19、安全20-22的方式。
福萊傳輸因子
福萊從1998年成立以來,就致力于免疫傳輸營養學的研究,擁有多項技術與配方的專利,以扎實的科研基礎,來研發和生產安全有效的傳輸因子產品。
-
超濾傳輸因子
采用特殊的超過濾方式,從嚴選的牛初乳中萃取得到小分子蛋白質及其它多勝肽濃縮物,含有分子量約為3,500~10,000道爾頓的傳輸因子。
-
超濾卵黃傳輸因子
采用特殊的超過濾專利制備工藝,萃取雞蛋蛋黃中的小分子蛋白質及其它多勝肽濃縮物,含有分子量約為3,500~10,000道爾頓的傳輸因子。 (美國專利號:6,468,534)。
-
納濾因子
采用可獲得更小分子的納米過濾方式,從牛初乳中萃取得到分子量小于3,500道爾頓的超小分子。
福萊獨特的傳輸因子來源有三種:
福萊傳輸因子的科學實證
Transfer Factor Scientific Evidence
人體實驗證實服用福萊傳輸因子可顯著提升抗體SIgA分泌速率
SIgA是存在人體黏膜中的重要抗體,因為人體中95%的感染都是由黏膜開始的,所以SIgA的分泌速率可以作為評估整體免疫力的理想指標。

SIgA分泌速率 (單位:微克/分鐘)
此實驗隨機選定21位健康受試者,在4周的時間內,先服用傳輸因子膠囊2周(2顆/天),再飲用傳輸因子生命之源果汁兩周(60毫升/天)。
分別在實驗前、實驗中和實驗后檢測受試者唾液中的抗體SIgA分泌速率 (微克/分鐘)。
圖片來源:膳食轉移因子增加了健康成人的唾液IgA:一項開放標簽,交叉研究
細胞實驗證實服用福萊傳輸因子
可顯著提升自然殺傷細胞活性至283%及437%
單個核細胞活性 (大部分為自然殺傷細胞)

*表示高于基準值的百分比增長
資料來源:Test results obtained from an independent, unpublished in vitro experiment conducted within the Blokhin Cancer Research Center, at the Russi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in Kashirskoe Shosse, Russia. The randomized and controlled in vitro study assessed the effects of 4Life Transfer Factor? Classic, 4Life Transfer Factor? Tri-Factor? Formula, or 4Life? Transfer Factor Plus? Tri-Factor? Formula, versus a positive control (Interleukin-2, or IL-2) on NK cell activity and effectiveness in destroying damaging cells. Blood was collected from healthy volunteers and then incubated for up to 48 hours. (REFERENCE: Kisielevsky MV & Khalturina EO. Antitumor and cytotoxic activity of mononuclear blood cells. Unpublished observations)

產品制造
Manufacturing
千百次的測試和認證
是為了保證您可信賴的優質產品
在福萊,為了保證您的每次購買都能體驗最優質的產品,我們嚴格檢測和認證所有的營養補充產品,確保每款產品均達到最高的生產和質量標準。
福萊極其重視產品生產和制造,認真執行國際良好生產規范 (GMP) 。對生產過程中的設備、品控、檢測和人員進行大量的投入。從配方設計到生產線,從檢測到成品,福萊秉持精益求精的態度,以嚴格的生產記錄和標準化測試監控每一個步驟,嚴把質量關,確保產品的高品質。
-
認證來源
精選原材料,對每種原材料從源頭進行測試和驗證,以保證成分正確和高品質。對成品會進行再次的嚴格測試,檢測是否達到福萊設定的標準,以確保產品的有效和高品質。
“福萊為每單一成分最少測試20次,
而有許多成分是經過數百次的測試。 ”
-
確保安全
每種原材料和產品都經過一系列的污染物安全測試,包括農藥,重金屬和微生物。
“為了達到如此嚴謹的測試標準,福萊已經
投入了超過100萬美元設立先進的實驗室。 ”
-
驗證效果
福萊的品質管理和分析團隊對所有成分和產品進行效果測試,以確保福萊制造的產品在保質期期間都能符合嚴格的標準要求。
“每個產品都會抽取不同的樣本進行
數以百次的試驗,以確保產品在保質期內質量
保證。以傳輸因子膠囊為例,由生產至保質結束
會進行775次的測試。 ”
-
規范標準
福萊通過成分含量和質量檢測,嚴格遵循標準的產品規格,確保每批次產品符合研發團隊制定的高規格標準。
“福萊的品質管理團隊會進行流程驗證,以確保
設備的性能達到最佳水平。整個完整驗證流程
需進行240次測試。 ”
福萊保證每款營養補充品的來源、安全、效果、標準

產品研發
Reserach
同時福萊攜手多家學術機構、科學出版物和探索性研究項目,提升產品功效。
福萊與美國密蘇里大學進行合作,對傳輸因子活力源膠囊的功效進行為期30天的隨機、安慰劑對照效果研究。
專利
Patents

研究和出版
Studies and Publications
大量的科學研究證實了福萊傳輸因子在提高人體健康、維護免疫系統方面的功效。

科研團隊
Science Team
專業研究等于科學成功
福萊擁有一支由免疫學專家、醫學博士、營養學博士及藥理學博士組成的頂尖科研團隊,他們潛心鉆研,致力創新,使福萊能夠始終走在免疫營養領域的最前沿。與此同時,我們更獲得了全球數十名醫生和營養學專家的專業支持,他們組成福萊健康科學顧問委員會,助力福萊產品的開發及應用。
-
大衛 沃爾默 博士 David Vollmer, PhD 首席科學官
-
布倫特 沃恩 博士 Brent Vaughan, PhD, RD 研發副總裁
-
葆拉 布羅克 博士 Paula Brock, PhD, MSCI 科學及法規事務總監

健康科學顧問委員會
Health Sciences Advisory Board
-
羅伯 羅伯森 醫生
Robert W. Robertson, Jr.,
MD -
杜安 湯森 醫生
Duane Townsend, MD,
FACOG -
艾德格 賈斯 醫生
Edgar A. Guess, Jr., MD,
FACOG -
德蕾莎 德默斯卡 醫生
Teresa Tomalska, MD -
賽德 戴比斯 博士
Said Daibes PhD -
梅林 簫-卡爾德拉
博士/醫生
Mei-Ling Siu-Caldera, MD, PhD -
泰 霍普斯金 博士
J. Ty Hopkins, PhD, ATC -
喬伊 艾羅比 博士
Joy Irobi, PhD -
艾蓮娜 英妮絲蒂娜
教授
Dr. Elena Enioutina
1. Al-Askari, S (2009). "Henry Sherwood Lawrence". Biographical Memoirs, Volume 90.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p. 237-255. ISBN?0-309-12148-5.
2. Fundenberg, H. and G. Pizza. 1994, Progress in Drug Research, Vol. 42, pp. 309-400.
3. Lawrence, H.S. and W. Borkowsjy. (1-3), 1996,?Biotherapy, Vol. 9, pp. 1-5.
4. Kirkpatrick, C.H. 4, 2000,?Mel Med, Vol. 6, pp. 332-41.
5. Kirkpatrick CH. Structural nature and functions of transfer factors.Ann N Y Acad Sci.?1993 Jun 23;685:362-8.
6. A.N. Mats. Transfer factor products as the means of a specific immunotherapy. Medical immunology, 2001, v.3 (2), p.328-329.
7.Fudenberg, H. H., Wilson, G. B., Goust, J. M., Nekam, K., and Smith, C. L., 1980, in Thymus, Thymic Hormones and T Lymphocytes.
8. Aiuti, F. and Wigzell, H., eds., London, Academic Press, p. 391
9. Wilson, G. B. and Fudenberg, H. H., 1983, Immunology Today 4:157
10.Klesius, P. H., Fudenberg, H. H., Smith, C. L., 1980, Comp. Immunol. Microbiol. Infec. Dis. 3:247.
11.如何認識膠原蛋白。健康研究中心主編。
12.(US 2007/0053919 A1)
13.US 6,866,868 B1
15.Krishnaveni M. A review on trans factor an immune modulator. Drug Invention Today. 2013;153-6.
16.Levin AS, Spitler LE, Fudenberg HH. Transfer factor therapy in immune deficiency?states. Annu Rev Med. 1973;24:175-208.
17.Krishnaveni M. (2013). A review on transfer factor an immune modulator. Drug Invention Today. 5(2):153-156.
18.US 2008/0081076 A1
19.Wu S, Zhong X. Observation of the effect of PSTF oral liquor on the positive tuberculin test reaction. Chung Kuo I Hsueh Ko Hsueh Yuan Hsueh Pao. 1992;14:314-316.
20.Khan A, Sellars W, Grater W, et al. The usefulness of transfer factor in asthma associated with frequent infections. Ann Allergy. 1978;40:229-232.
21.Pizza G, De Vinci C, Fornarola V, Palareti A, Baricordi O, Viza D. In vitro studies during long term oral administration of specific transfer factor. Biotherapy. 1996;9:175-185.
22.Jones JF, Jeter WS, Hicks MJ. Oral bovine transfer factor use in the hyper IgE syndrome. Immunobiology of Transfer Factor.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3:261-71.